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份健康警示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03-02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分享:
三月份是早春季节,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时寒时暖,雨水会逐渐增加,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发病也逐渐增多。新学期已开学,学校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防控需重点关注。青岛市疾控中心提示市民做好手足口病、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主要预防措施有:
1.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5.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
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7.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物品间接传播。
二、流感、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流感、麻疹、风疹、流腮、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和流行的季节。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应注意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其潜伏期约为1~3天,急性起病,通常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干咳、胃肠不适等症状。
麻疹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但孕妇感染风疹,将会导致胎儿严重损害,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猩红热人群普遍易感,学龄期儿童、少年多发。临床表现以发热、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等为主。
流感、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尤易发生,且没有特效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包括:
主要措施有:
1.定期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湿式清扫;
2.加强户外锻炼;勤洗手,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个人防护;
3.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患儿,及时隔离并去医院诊治;
4.对易感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5.患儿污染的器具应及时清洗消毒,避免间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