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学校卫生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02-25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2016年第17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本次“爱耳日”将主题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儿童听力残疾现状、致病原因、儿童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是为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理解和帮助。为听障儿童全面发展,早日步入正常人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保护儿童青少年听力健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防止外伤
    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有害。学生打架、碰撞、车祸等意外或家长管教孩子用手打击耳部等外部作用力都有可能造成鼓膜穿孔,危及学生的听力健康。
    2.纠正挖耳不良习惯
    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感染后易发生脓肿及软骨膜炎。如果挖耳时被别人碰撞极易引起鼓膜破裂,感染后引起中耳炎,这些也有可能影响听力健康。当然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3.防止蚁蝇昆虫入耳
    夏天学生在室外乘凉睡觉时,常有小昆虫、蜈蚣等误入耳道,中耳炎患者耳朵流脓有腥臭味,易引诱苍蝇入耳,应有专人看守和加强自我防护。
    4. 防进水
    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若鼻腔进水发生咳呛,水会经耳咽管进入中耳腔,易引起中耳炎。
    5.不戴耳环
    有些小女孩喜欢扎耳朵眼,佩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
    6.防止噪音听力下降
    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儿童最好不用耳机听收音机。青少年用耳机收听音乐、英语时应遵循“60—60”的法则。以使用MP3为例,即MP3听时不要把音量放到最大音量的60%以上,另外就是每次听MP3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7.预防药物毒性耳聋
    目前得知药物及化学制剂物质能致耳聋者至少有90余种,药物的使用必须遵照医嘱,因此,小朋友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别多吃乱吃。学生家长不要擅自给孩子用药。
    8.锻炼身体防止呼吸道疾病
    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上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百日咳、猩红热等,极易诱发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严重者可引起耳聋。发病季节上述疾病患儿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亦应注意观察患儿听力情况,及时去医院诊治。
    9.有病及时治疗
    一些耳部病变如耵聍栓、耳道脓肿、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等,都应该及时治疗,尽量减少听力损害。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