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学校卫生
春季开学季 预防传染病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02-25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
    目前正值学生开学季,学生陆续返校,短时间内学生大量聚集,容易给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在此提醒老师和家长们要提高防范意识,教育孩子们注意卫生、勤洗手、及时增减衣服,有条件的可以给孩子们接种疫苗预防针对性疾病。一旦出现发热、拉肚子等症状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1.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有可能引起临床发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可以到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醒同学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经常开窗通风。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腮腺炎容易侵袭儿童和青少年,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要注意防范。一旦出现发热、咽痛、腮腺肿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如果得了腮腺炎,要做好居家隔离,要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才能入托、入学,一般在三周左右。接种腮腺炎疫苗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
    3.麻疹
    麻疹是一种冬春季节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更容易实现传播。发病特征是发热、全身皮肤斑丘疹,伴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黏膜斑等症状。麻疹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书籍、玩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引起感染。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麻疹疫苗常规接种时间为出生的第8个月龄和18个月龄各接种一次。请各位家长,不要忘记给适龄子女接种疫苗,该疫苗是免费的。如果错过接种时间的儿童,请及时到辖区所在地街道(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免费补种麻疹疫苗。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麻疹的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做好防范措施(如戴口罩等),减少与他人接触。
    4.感染性腹泻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牢记“勤洗手,烧熟吃,喝开水”: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吃熟食,生熟食品要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尤其是海水产品,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喝开水,生水未煮不要喝;若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要及时去肠道门诊就医。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常发生在幼托机构、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及以下低龄幼童。托幼机构和家庭要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洁卫生;日常做好玩具、餐具、便器等消毒;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幼托机构、学校等应做好晨检工作,如果发现孩子手心、舌头出现有红色疱疹,一定要高度重视。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烧、疱疹、疱疹性咽炎等疑似症状,切不可大意,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