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经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没患过麻疹又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均是易感人群。近距离接触麻疹患者后,90%都有可能通过患者打喷嚏、咳嗽和说话时飞溅的含有病毒的分泌物感染上此种病毒,所以它还有个外号叫“见面传”。麻疹病毒也有“天敌”,那就是“怕热不怕寒”,-15℃存活五年,4℃存活五个月,阳光照射半小时会立即失去活力。麻疹初期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和重感冒很像,但三到五天后,患者身体会先从耳后、脖子出现皮疹,并逐渐蔓延至脸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脚心。皮疹初为直径2—4毫米的稀疏淡红色斑丘疹,随着病情不断发展,皮疹会逐渐增多,并连接成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状,皮疹彻底出透后转为暗棕色。整个发病过程可以概括为“发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
冬春季节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再加上今年我国气候普遍干燥,久未降雪,给病毒滋生提供了“温床”。持续的雾霾,空气中隐藏着无数直径小于10微米、包涵了尘埃、花粉、螨虫及各种传染病病毒的气溶胶粒子,这些气溶胶粒子通过人们的呼吸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导致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引起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流行。
为了保护易感儿童,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去超市、地铁、医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少串门,减少传染机会,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增强孩子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目前最有效的预防麻疹方法仍是接种麻疹疫苗。上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麻疹疫苗的研制成功并广泛接种,麻疹大范围流行基本得到控制。但麻疹疫苗不是“一次接种、终生免疫”。接种者血清抗体滴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下降,直至阴性,此时一旦与麻疹病毒接触,还是会被传染上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