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秋冬季是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一些疫苗针对疾病的高发期?
答: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一直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为这段时期天气寒冷,为了防寒保暖,人群活动集中在门窗紧闭的室内,并且多数呼吸道病毒、细菌在低温时更容易存活,加之人的鼻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降低,使得呼吸道传染病,包括一些疫苗针对疾病,在秋冬季高发。
二、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浮肿,起病2~3天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细盐粒样灰白色斑点,微隆起,周围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随后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及唇龈等处。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恢复期皮疹出齐后,呼吸道炎症迅速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并留有糠麸样细小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以驱干为多,1~2周退净。
2.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感染风疹病毒后常有发热、头痛、咽痛、流涕等轻微前驱症状和枕骨下、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约1~2天从面颈部开始出现淡红色斑疹、斑丘疹,24h内蔓延躯干、四肢。皮疹特点是历时短、消失快。躯干部皮疹可融合,四肢皮疹散在不融合。一般第3天皮疹迅速消退,不留痕迹,有时可有轻度脱屑。软腭可见针头大小的红色瘀点,皮疹一出现前驱症即消失,但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长,伴触痛,但不化脓。
3.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起病急,常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体温可升至39℃以上,出现唾液腺肿胀,腮腺最常受累,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轻度触痛,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局部皮肤发热、紧张发亮但多不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2~4日累及对侧。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波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4.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
三、如何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疾病?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感冒。
2.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5.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6.疫苗接种是预防此类疾病的有效措施,如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
四、哪些情况不适合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
1.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制剂治疗者。
5.患脑病、为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