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提出6条食养原则和建议(续):
4.多动少静,睡眠充足,作息规律。
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
运动推荐:有氧运动:每天150分钟~300分钟,每周 5~7 天,至少隔天运动 1 次;抗阻运动:每天10分钟~20分钟,每周 2~3 天,隔天 1 次。
5.食养有道,合理选择食药物质。
遵循“药食同源”理论,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
胃热火郁证:对应药物为铁皮石斛、麦芽,可清胃热、消导滞。
痰湿内盛证:对应药物为薏苡仁、橘皮、砂仁,可化痰消滞。
气郁血瘀证:对应药物为橘皮、山楂、当归,可理气化瘀。
脾虚不运证:对应药物为茯苓、山药、莲子,可健脾益气。
脾肾阳虚证:对应药物为小茴香、山药、肉桂,可温阳补虚。
6. 安全减重,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
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 6 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 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 2~4kg。
肥胖的发生虽然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影响,但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从而导致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贮存。
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是肥胖防治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减肥关键三分靠动,七分靠吃。以“辨证施膳”为核心的中医食养是在中医辨证施治指导下的非药物调养方法,针对肥胖患者的不同体质,选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药物质,有助于达到减重效果,维持健康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