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孕育一个健康又聪明的“龙宝宝”,孕期的营养补充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特别是碘作为“智力元素”,对宝宝的智力发育很关键。
碘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宝宝大脑的发育从母亲怀孕时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1~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
孕期、哺乳期对碘的需求
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妊娠期和哺乳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由于近年来大众补碘意识普遍下降,作为特殊群体的儿童和孕妇面临碘营养缺乏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碘推荐摄入量(μg/d)
人 群 |
推荐摄入量 |
0-6个月婴儿 |
85 μg/d |
6个月-1岁幼儿 |
115 μg/d |
1-10岁儿童 |
90 μg/d |
11—13岁儿童 |
110 μg/d |
14岁以上及普通成人 |
120 μg/d |
孕妇 |
230 μg/d |
哺乳妇 |
240 μg/d |
孕期怎样做到科学补碘
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由于多数食物中缺乏碘,加碘盐能确保有规律地摄入碘(购买印有指定标识的加碘盐)。
对孕妇来说,每天摄入230μg碘就能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要。按照青岛市目前的食盐加碘量(25μg/Kg),孕妇和哺乳妇除了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外,可适当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等,每周可食用一到两次,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碘需求。如果饮食调整不能满足需求,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含碘的营养补充剂。
对于妊娠期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建议积极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保证碘和甲状腺激素的充足。
碘过量的危害
碘和健康是一个U字形的曲线关系,缺碘和碘过量对人体健康都会造成危害,只有碘适宜的时候才是对身体最好的。人体每日摄入量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成人可耐受最高碘摄入量为600μg。
碘缺乏的危害
胎儿期: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围产期死亡率增加。
新生儿期:地方性克汀病,包括智力落后、聋哑、痉挛性瘫痪、斜视、甲状腺功能减退、身材矮小、死亡率增加。
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功能受损,体格发育迟缓。
所有年龄组: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
如何正确购买和使用加碘食盐
第一,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购买时要辨认清楚包装必须有“加碘”标识。
第二,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做到随用随买。
第三,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祝愿孕妈妈都学会科学补碘,孕育健康聪明的宝宝,让我们一起点亮宝宝的“智慧之光”吧!